致知格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禮記·大學》:“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,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zhì zhī gé wù
注音ㄓˋ ㄓ ㄍㄜˊ ㄨˋ
感情致知格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格物致知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揚眉吐氣(意思解釋)
- 烽火連年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暴發戶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※ 致知格物的意思解釋、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胡作非為 |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后果地肆意行動。非為;干壞事。 | 
| 信口開合 |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 | 
| 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 
| 上氣不接下氣 |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。 | 
| 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 
| 枝對葉比 | 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 
| 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 
| 無法無天 | 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?,F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 
| 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 
| 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 
| 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 
| 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 
| 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 
| 庖丁解牛 | 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 
| 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 
| 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?,F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 
| 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 
| 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 
| 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 
| 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 
| 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 
| 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 
|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 
| 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 
| 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 
| 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?!焙笠蛴谩褒堮S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 
| 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 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