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紛節解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分解肢體;剁成碎塊。猶言碎尸萬段。
出處漢·荀悅《漢紀·平帝紀》:“校尉公孫賓就斬莽頭,軍人爭莽身,支紛節解,肌肉臠切。”按,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“公孫賓就”作“公賓就”。
基礎信息
拼音zhī fēn jié jiě
注音ㄓ ㄈㄣ ㄐ一ㄝˊ ㄐ一ㄝˇ
繁體支紛節解
感情支紛節解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碎尸萬段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橫眉冷對千夫指(意思解釋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書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- 報讎雪恨(意思解釋)
- 淚眼愁眉(意思解釋)
※ 支紛節解的意思解釋、支紛節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一本正經 | 正經:莊重;正派。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。 |
| 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| 惡衣惡食 |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| 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| 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| 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| 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|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| 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| 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| 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| 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| 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| 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| 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| 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| 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| 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| 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| 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|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| 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| 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| 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|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|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,結果卻害了自己。 |
| 去住兩難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
| 隨俗雅化 |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。 |
| 懲惡勸善 | 懲:責罰;勸:勉勵。懲罰壞人,獎勵好人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