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行計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言聽計從”。
出處《宋史·司馬光傳》:“光自見言行計從,欲以身徇社稷?!?/p>
例子宋·司馬光《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》:“言行計從,人莫能間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yán xíng jì cóng
注音一ㄢˊ ㄒ一ㄥˊ ㄐ一ˋ ㄘㄨㄥˊ
繁體言行計従
感情言行計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言聽計從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金戈鐵馬(意思解釋)
- 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(意思解釋)
- 不屑一顧(意思解釋)
- 舉世混濁(意思解釋)
- 羅掘一空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發人深思(意思解釋)
※ 言行計從的意思解釋、言行計從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。 | 
| 致遠恐泥 | 致遠:到達遠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滯拘泥,難行??峙路恋K實現遠大目標。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。 | 
| 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 
| 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 
| 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 
| 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象;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 
| 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 
| ??谥?/a>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 
| 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 
| 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 
| 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 
| 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 
| 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 
| 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 
| 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 
| 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 
| 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 
| 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 
| 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 
| 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 
| 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?,F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 
| 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 
| 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 
| 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 
| 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 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 
| 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 
| 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