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兵動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興師動眾”。
出處漢·張竦《為劉嘉作奏稱莽功德》:“興兵動眾,欲危宗廟,惡不忍聞,罪不容誅。”
例子葉圣陶《鄰居》:“萬一傷了人家一個指頭,弄得興兵動眾,你就是十惡不赦的罪魁禍首!”
基礎信息
拼音xīng bīng dòng zhòng
注音ㄒ一ㄥ ㄅ一ㄥ ㄉㄨㄥˋ ㄓㄨㄥˋ
繁體興兵動衆(zhòng)
感情興兵動眾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狀語;指大規(guī)模行動。
近義詞興師動眾、勞師動眾、行師動眾
反義詞單槍匹馬、小打小鬧
英語muster large forc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秋高氣和(意思解釋)
- 憂喜交集(意思解釋)
- 高屋建瓴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顧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憐香惜玉(意思解釋)
※ 興兵動眾的意思解釋、興兵動眾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揚眉吐氣 | 揚眉:揚起眉頭;吐氣:吐出怨氣、悶氣。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;得意的神情。 |
| 邇安遠至 | 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| 五花大綁 |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,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。 |
| 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|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| 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| 烏合之眾 |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| 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
| 玩世不恭 |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(tài)度。玩世:用消極、游戲的態(tài)度對待生活;不恭:不嚴肅。 |
| 口快心直 | 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| 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| 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| 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| 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| 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| 永垂不朽 | 朽:磨滅。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;永遠不會磨滅。” |
| 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| 度己失期 |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。 |
| 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| 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| 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| 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| 學而優(yōu)則仕 | 優(yōu)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(yōu)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| 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(guī)勸。 |
| 斗轉星移 | 北斗轉換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時間的流逝;歲月的變遷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
| 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(yè)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| 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