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井下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看見人要掉進陷井里,不伸手救他,反而推他下去,又扔下石頭。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。
出處唐 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一旦臨小利害,落陷阱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例子草野朋友,沒有什么政治的約束,平時追逐酒肉,事情一來,就投井下石。(梁斌《播火記》一六)
基礎信息
拼音tóu jǐng xià shí
注音ㄊㄡˊ ㄐ一ㄥˇ ㄒ一ㄚˋ ㄕˊ
感情投井下石是貶義詞。
用法復句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分句;含貶義。
近義詞落井下石
英語attack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fallen from power(kick somebody when he is down)
法語attaquer,accabler un homme tombé(lapider un homme qui est tombé dans un puits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聾者之歌(意思解釋)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逢人只說三分話(意思解釋)
- 算無遺策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※ 投井下石的意思解釋、投井下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魑魅魍魎 | 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傳說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魎:亦作“罔兩”;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。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。原作“魑魅罔兩”。 |
| 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| 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 |
| 卑諂足恭 | 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| 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為商業用語;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點不差。 |
| 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|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 |
| 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| 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?,F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| 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| 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| 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| 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| 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| 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| 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| 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| 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| 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| 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| 單刀直入 | 單刀:短柄長刀;直:徑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認準目標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說話、辦事直截了當;不繞彎子。 |
| 窮愁潦倒 | 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
| 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
| 坑坑洼洼 |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| 高步通衢 | 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