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無巨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巨:大。事情無論大小,同等對待。亦作“事無大小”,“事無小大”。
出處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:“政事無巨細咸于亮?!?/p>
例子曾未期月,援溺振渴,事無巨細,悉究本末。宋·邵博《聞見后錄》卷十五
基礎信息
拼音shì wú jù xì
注音ㄕˋ ㄨˊ ㄐㄨˋ ㄒ一ˋ
繁體事無巨細
感情事無巨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口語。
近義詞事無大小
英語all kinds of work, no matter how big or trivial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半途而廢(意思解釋)
- 救世主(意思解釋)
- 改俗遷風(意思解釋)
- 學貫中西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老奸巨猾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將功補過(意思解釋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(意思解釋)
- 末大必折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- 為萬安計(意思解釋)
※ 事無巨細的意思解釋、事無巨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魑魅魍魎 | 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傳說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魎:亦作“罔兩”;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。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。原作“魑魅罔兩”。 |
| 月明如水 | 月光清澈,如同水一樣。 |
| 挺身而出 | 形容遇到危難時;勇敢地站出來;擔當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 |
| 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| 信及豚魚 | 及:達到;豚:小豬。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| 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| 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| 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玩世不恭 |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。玩世:用消極、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;不恭:不嚴肅。 |
| 臨危受命 |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| 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| 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?!?/td> |
| 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| 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?,F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| 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| 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| 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| 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td> |
| 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| 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| 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| 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| 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| 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| 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|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| 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