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睜口呆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亦作“目瞪口呆”。
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十五回:“四方混殺,人人束手,個個歸心。定安國舅氣的目睜口呆,罔知所措。與眾等侍郎束手被擒?!?/p>
例子眾人看了,驚得目睜口呆,伸了舌頭,收不進來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一
基礎信息
拼音mù zhēng kǒu dāi
注音ㄇㄨˋ ㄓㄥ ㄎㄡˇ ㄉㄞ
繁體目睜口獃
感情目睜口呆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指吃驚。
近義詞目瞪口呆、目定口呆
反義詞鎮定自若
英語stunned speechles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烏合之眾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豎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※ 目睜口呆的意思解釋、目睜口呆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| 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| 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| 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| 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| 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| 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| 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| 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| 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| 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| 妻兒老少 |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| 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| 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| 胡子拉碴 |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| 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| 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| 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| 出師不利 | 師:軍隊。利:順利。出戰不順利。形容事情剛開始,就遭受敗績。 |
| 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| 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| 無所畏懼 | 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| 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。 |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| 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