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無儋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
出處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狂生》:“濟寧有狂生某,善飲;家無儋石,而得錢輒沽,殊不以窮厄為意。”
例子今年五月卒于官所,家無儋石。(宋 蘇軾《乞賻贈劉景孫》)
基礎信息
拼音jiā wú dàn shí
注音ㄐ一ㄚ ㄨˊ ㄉㄢˋ ㄕˊ
繁體家無儋石
感情家無儋石是貶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賓語;比喻家境困難。
近義詞家無擔石
反義詞家有萬貫
英語live from hand to mouth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歸心如箭(意思解釋)
- 白費心機(意思解釋)
- 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刻骨銘心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風流才子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※ 家無儋石的意思解釋、家無儋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爐火純青 | 純:純粹;青:藍色的;純青: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。相傳道家煉丹;到爐子里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;就算成功了。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、純熟、完美的地步。 | 
| 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 |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;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。形容思想感情相通;再遠也親近。海內;四海之內;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;把國內稱為海內;現泛指世界。天涯:天邊;比鄰:緊靠的邊鄰。 | 
| 勤儉節約 |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。 | 
| 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 
| 不二法門 | 不二:唯一的;法門:修行的門徑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。 | 
| 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 
| 烏合之眾 |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 
| 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 
| 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 
| 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 
| 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 
| 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 
| 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 
| 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 
| 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 
| 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 
| 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 
| 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 
| 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 
| 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 
| 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 
| 熱氣騰騰 | 熱氣:溫度高的氣體;騰騰: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。原意為熱氣盛大。比喻情緒高漲;氣氛熱烈。 | 
| 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 
| 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 
| 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 
| 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 
| 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 
| 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