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政施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發(fā)布政令,實施仁政。比喻統(tǒng)治者施行開明政治。
出處宋·蘇軾《論賞罰及修河事》:“方是時,二圣在位,發(fā)政施仁,惟恐不及。”
例子明·無名氏《南牢記》第四折:“發(fā)政施仁四海揚,太平世尊榮坐享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fā zhèng shī rén
注音ㄈㄚ ㄓㄥˋ ㄕ ㄖㄣˊ
繁體發(fā)政施仁
感情發(fā)政施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比喻統(tǒng)治者施行開明政治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嘴里牙多(意思解釋)
- 手下留情(意思解釋)
- 攀龍附鳳(意思解釋)
- 望塵莫及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學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牽腸掛肚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樂以忘憂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- 發(fā)人深思(意思解釋)
- 翼翼飛鸞(意思解釋)
- 一枕黃粱(意思解釋)
- 甘之如飴(意思解釋)
- 奇技淫巧(意思解釋)
- 斷子絕孫(意思解釋)
- 異軍突起(意思解釋)
※ 發(fā)政施仁的意思解釋、發(fā)政施仁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經(jīng)史子集 | 經(jīng):經(jīng)書,儒家經(jīng)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(jīng)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| 狐群狗黨 | 與狐;狗結(jié)群為黨。比喻勾結(jié)在一起的壞人。 |
| 空穴來風 | 穴:洞、孔;來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。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;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。 |
| 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(nèi)容充實。 |
| 百戰(zhàn)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(zhàn);所向無敵。 |
| 時易世變 | 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| 不攻自破 | 不用攻擊;自己就破滅了。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(jīng)批駁;就露出破綻;站不住腳了。 |
| 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| 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?nèi)ァ!?/td> |
| 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| 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(lǐng)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| 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(zhàn)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|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| 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| 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| 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| 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(yǎng)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(shè)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| 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(xiàn)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| 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| 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| 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(guān)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| 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| 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| 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| 發(fā)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(fā)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| 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(shù)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| 書不釋手 |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| 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