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利必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寸利:微小的利益。微小的利益也必須得到,不能放棄。形容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。
出處毛澤東《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權必奪,寸利必得。”
例子做生意不能總是寸利必得
基礎信息
拼音cùn lì bì dé
注音ㄘㄨㄣˋ ㄌ一ˋ ㄅ一ˋ ㄉㄜˊ
感情寸利必得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為人。
近義詞斤斤計較
反義詞仗義疏財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兒女情多(意思解釋)
- 醋海翻波(意思解釋)
- 好說歹說(意思解釋)
- 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臨危授命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- 打開天窗說亮話(意思解釋)
※ 寸利必得的意思解釋、寸利必得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| 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| 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| 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| 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。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。 |
| 烏合之眾 |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| 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| 暮史朝經 | 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|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| 喜新厭舊 | 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| 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| 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| 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| 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| 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| 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| 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| 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| 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| 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| 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| 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| 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| 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| 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| 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| 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